北京绿色建筑产业联盟社会统一信用代码为:51110000306380122D
举报投诉热线:010-68315846
您的位置:首页 /联盟动态/联盟新闻

建筑行业重点关键岗位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纲要(《“5100工程”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2019-01-07 

北京绿色建筑产业联盟

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国发〔2018〕11号)(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此《意见》把“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缓解技能人才短缺的结构性矛盾、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作为根本性任务,围绕就业创业群体,广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着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以及大力推进创业创新培训,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规划指明了方向。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时代,作为传统产业的建筑业面临着脱胎换骨式的转型调整。绿色建筑是当代建筑发展的最高形态,其产业形态全面对接并深度融合着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它的大部分岗位和从业人员正是建筑行业重点关键岗位高新技术的典型代表。绿色建筑高技能人才短缺成为制约绿色建筑快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借助政策东风,跟上时代步伐,联盟特制定《建筑行业重点关键岗位高新技能人才培养工程规划纲要》(下简称《纲要》),为实现国家强国战略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一、指导方针与总体部署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绿色发展方向,坚持以国家急需、产业升级创新需要、力助个人就业发展、突出重点关键岗位和高新技能业务、务实高效、质量第一等原则,实现从个人到国家、从用人单位到我们自身发展的多赢局面。

(二)目标任务

建立覆盖建筑行业重点关键岗位高新技能业务的培训体系,实现专业选项的前瞻性、引领性、开拓性和培训手段的便捷、高效与实用。计划自2019年至2023年,用五年的时间培养高新技能人才不少于100万人次。此项规划简称为“5100工程”。

二、基础条件及体系建设

(一)设计符合原则目标的课程体系

现时的建筑技术发展正处在人力化、机械化、工厂化、绿色化、生态化、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混合交叉发展的阶段,人们对建筑的认识和建筑发展的理念也正处在一个激烈变化着的时代,渴望着健康建筑、绿色建筑、适老建筑、生态建筑、智能建筑、零能耗建筑、完全装配式建筑等的更多出现。具体到现实中,在于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和对智能化的渴求更为突出一些,建筑的低碳节能、信息化应用和装配式建造等对建筑产业的宏观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些都应该是当前我们对课程体系进行顶层设计的根本抓手。

(二)围绕创新创业群体,实施全新的培训模式

创新创业的主要群体是高校毕业生群体,他们的理论知识和利用现代信息的手段都比较扎实,所缺的是切入点和抓手。鉴于此,对该群体的培训应该采取更符合其特点的招生与培养方式。

(三)加强基地和新手段建设(暂略)

(四)建立各专业各方向的强而精的专家和师资队伍(暂略)

三、解构“5100工程”

(一)持续开展以BVB工程”为代表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专业培训。

“BVB工程”,就是“BIM技术价值”的简称。当前,BIM技术在全国正处在“星星之火向燎原之势发展”阶段,随着国家的强力推进,加之它本身的先进性,BIM技术大面积应用的“燎原”之势必将很快到来,其对BIM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将会成爆炸式增长。我们有着培养BIM技术人才的先发优势,接下来,就是要在建筑行业内开发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发展需求的新专业、新业态、新技术。规划到2023年,开办BIM技术人才培养的专业达到8项以上,培养总人数超过80万人次。

1.BIM技术综合性培训继续按计划进行。综合性的BIM技术是建筑信息模型的最基础性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的设计、施工、运维等环节。所以,土木建筑行业对这类人才的需求非常大。这正是我们继续扩大BIM技术综合性培训的物质基础。计划在五年内,将此业务培训实施50万人次的规模水平。力争使之达到全国总规模的30%份额。

2.大力推进BIM工程师造价、装饰、电力等专业职业技术的培训业务。在这五年内计划培训总人数达20万人,从而保证在上述专业上对BIM技术的需求。

3.陆续开办《装配式BIM工程师》《路桥BIM工程师》《机电BIM工程师》的培训体系。按照科学教培规律,渐序推进上述工程类别的教育培训,在这个五年计划中,规划培训员额5万人。

4.研发《综合管廊BIM工程师》《绿色建筑BIM工程师》两个新的培训项目。综合管廊和绿色建筑是当前和今后市政建设、各类民用建筑必然的发展方向,它需要有更多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人才做支撑和保障。我们计划用两年的时间做好课程和培训体系建设等前期工作,后三年培训5万人次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人才。

(二)深入实施以GBA工程”为标志的绿色建筑系列工程师培训业务。

“GBA”是“绿盟”的简称,我们把“GBA工程”作为绿色建筑技术及产业发展的标志。在新时代的今天,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方兴未艾,绿色建筑的涌现将会如雨后春笋,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将会如火如荼。相应的,对绿色建筑工程师的素质要求将是综合性和全方位的。未来,单一性的专业知识结构将很难适应建筑的绿色低碳发展要求,在建筑行业内站稳脚跟将会很吃力。为此,计划在未来的五年里,对20万人次的大学新近毕业生和相关从业人员进行综合知识、综合技能、创业就业等性质的集成化式培训。

对既有的绿色建筑工程师、绿色施工管理师、施工劳务经理、综合管廊管理师等培训项目,深入挖掘绿色建筑技术的适用规律,培养出能因地制宜、创造出更高价值建筑的综合性领军型人才。这一块计划培训15万人次培训总量。

开发整体部品、集成应用的综合技能工程师。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和节能生态建筑,急需要有各种整体建筑部品来支持配合,也必然要求有多种功能的构件部品的集成应用,它对此类人才的要求标准会异常高。所以,做好此类人员的培训将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不仅能苟合国家创新创业人才的需要,而且将有力促进建筑产业快速迈进绿色建筑的门槛。计划用五年的时间,建设具有培训10万人次规模的理论和实操基地。

(三)用BOT工程”方式开拓集建设与运营管理为一体的智能家居与家庭健康工程师培训项目领域。

智能家居和健康建筑的型式在未来五年内将逐渐走入中等收入以上的家庭中,再加上他们都是集成了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新型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与建筑技术的结合应用,它所需求的人才数量上既多又层次要求高,将是未来建筑领域最具跨界性质的需求量最大的高新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的性质决定了他的培养周期会很长,对师资的要求更高,必须早做准备,早做规划。这五年应该是搞好论证打好基础的五年,一待需求到来,能迅疾抢占市场,赢得主动。鉴于上述领域起步要求高,人们对此的认识暂时也不高,故实训规模总量控制在1万人左右。

四、机制创新与组织实施

(一)鉴于我们对培训对象的定位是“关键岗位的高新技能人才”,我们的主要任务和重点方向应该是搞好顶层设计,即抓好培养路线设计、课程体系构建和骨干课程的讲授等关键环节,其余即可外包或协作。

(二)开展教学与考核一体化测评体系,施行以“销售价”收取培训费用的“人才增值工程”运行模式。

(三)建立不同层级师资和实操实训基地的协作体系,使之“上中下、高中低”衔接配套,充分合理利用社会资源。

       (四)实施该《纲要》两个主要路径,一是完全依靠绿盟,从编写教材、课程培训到发放证书,均由绿盟组织以绿盟名义实施;另一路径,就是依托人社部的专业技能培训管理机构与他们合作实施。同时,我们还需通过积极努力,在新技能项目、新专业点的设置上寻求突破,争取开发出更多的业务增长点,增加实现目标的手段和渠道。


扫码关注绿盟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