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2年7月4日,为推动佛山市低碳绿色建设,推动绿色建筑的普及推广,佛山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推广绿色建筑的意见》,并把佛山新城、禅城智慧新城、南海千灯湖金融高新区、高明西江新城,以及三水新城五个城市发展新区,纳入绿色建筑重点实施范围。
作为佛山新城城市建设和水利局技术法规科负责人,蒋云锋对这些文件再熟悉不过。三年来,佛山新城一直执行着省、市政府和住建部门相关文件的要求,并委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著了上述几本指导性文件。
绿色建筑走向国际化发展潮流
“绿色建筑的概念,说得久,但真正实施起来,也不过是这三四年的事情。”蒋云锋介绍,自深圳、广州后,佛山成为广东省内较早推广绿色建筑的地区之一,从完成率看来,佛山位于全省前列。
关于绿色建筑的标准,蒋云锋说,不同国家设定的标准虽然不一样,如德国的可持续建筑认证标准DGNB,英国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BREEA、美国的LEED绿色建筑认证等,但无不是围绕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和运营管理几项内容。我国的绿色建筑标准,就在这些重点项目下进行分级评比,以三星级为最高标准,二星A,二星B,一星A,一星B级,评分标准递减。
在蒋云锋看来,过去中国与欧美国家关于绿色建筑主题上,长期欠缺有效的沟通交流。上月中旬,中德工业服务区举办“中德绿色建筑国际合作论坛”,提出中德合作共建绿色新城。中国德国商会华南及西南区董事Ulf·Reinhardt认为,“从产业角度出发,环保节能就是节约资金,与经济发展并不违背。在本地政府积极的政策支持下,发展节能绿色建筑正当其时。”
在与欧洲城镇化广泛合作的国际化背景下,佛山新城鼓励部分代表性的民用建筑项目同时取得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建筑节能认证。
创建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区
按照要求,2014年佛山新城绿色建筑目标是15万平方米,实际完成123万平方米。佛山新城城市建设和水利局常务副局长卢广豪介绍,“目前佛山新城在建绿色建筑面积400多万平方米,取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认证总建筑面积约170万平方米,很好地完成了市下达的每一年度的指标。”
去年7月,佛山新城下达了《关于佛山新城、乐从镇创建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推动中欧城镇化合作示范区发展,加强绿色建筑建设的通知》。文件提及,佛山新城新建(改建、扩建)住宅建筑须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一星或以上,或按照《广东省建筑标准一星A或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公共设施须按照二星或以上标准建造。换言之,为打造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佛山新城甚至跳跃了住宅建筑一星B级和公共建筑二星B级标准,从更高水准的绿色建筑着手。
这是一场10年的持久战。从2012年起,佛山新城就分初期、远期、远景,划分出三个建设阶段,从示范带动到全城覆盖,绿色城市的打造关乎政府、投资方、设计方、建设方、市民各个环节。
蒋云锋形容,推行至今,绿色建筑在佛山新城进展顺利,其中政策支持是关键。事实上,低碳环境的打造对优化市民生活环境起到无可比拟的作用。
绿色“模范“:屋顶发电照亮地下停车场
即将在9月份正式投用的佛山市科学馆与青少宫就是佛山新城首座按照国家绿色建筑三星标准设计及建设的大型公共建筑。延续坊城的规划理念,项目建筑由大大小小不同的方盒子组成,盒子表皮以绿叶为主题形成一件金属外衣,盒子之间形成错落有致的城市外部空间。据了解,绿叶设计寓意着年轻与绿色生态的科学理念,设计表达的是新一代青少年托起世界未来的意象。
记者现场探营,发现连接青少宫与科技馆的一层大厅,南北两面墙体采用了玻璃百叶设计,自然采光,而且部分玻璃百叶可根据室温、风向调节方位角,实现自然通风。
来到八层楼顶,可见六个光导照明装置。现场监护工程师刘运博介绍,原来这些装置通过折射阳光,为八层室内提供着日感照明。而六层楼顶就设有单日最大发电量102千瓦的太阳能光伏板,为将近2万平方米的停车场提供照明能源。
刘运博介绍,项目内还采用屋顶人工湿地、雨水利用与景观生态系统、全流量高效变频调速给水方法、二次给水前置设备及其控制方法等技术,实现低碳节能。
借外脑实现“低碳”城市建设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李俊慧博士认为,城市的发展,锁定绿色低碳发展的城市建设战略,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方向。佛山新城作为首批中欧新型城镇化合作示范区,向德国有城市运营管理经验的机构或企业取经,借外脑来实现“低碳”城市的建设。这一过程中,新城可以通过建立自我的对接或研究团队,对城市的需求、国情国策有充分的研究,同时也要研究相应的技术在国际上的先进性如何,是否已更符合中国城市的实际情况,这样知己知彼,才可以实现更顺畅的对接。
Copyright © 2012-2022 GB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绿色建筑产业联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7号甘家口大厦1410,邮编:100037,秘书处电话:010-68315846
京ICP备14042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99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