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要求,环保产业正在保持高速增长,尤其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绿色建筑更受到广泛关注。近日,记者从位于两江新区的重庆海润节能研究院获悉,由重庆海润节能研究院主编的重庆市《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将于2015年底正式发布实施。这是我国首部地方性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它立足于重庆地区绿色医院建筑的现状及特点,为绿色医院评价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将极大推动重庆市医疗领域绿色建筑的发展。
据了解,《标准》由重庆海润节能研究院、重庆市建筑节能协会主编,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南医院、渝北区人民医院,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重庆市设计院、重庆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重庆海润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机中联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参编,并已于近期召开了意见稿讨论会。编制组对《标准》编制的背景、编制工作情况、主要内容及其特点作了全面讨论,确定了将于2015年6月完成送审稿,预计2015年底正式发布实施。
重庆市《标准》是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将聚焦于更贴合重庆地区实际的绿色医院建筑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管理及相关产品标准和规程。作为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补充,能够弥补当前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尚未涵盖医院建筑的空白,对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撑作用更加显著。
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是两江新区绿色建筑标准化众多案例的其中之一。两江新区悦来新城自确立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地区以来,按照低碳、生态理念,在严格遵循《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技术规程》、《绿色建筑标准》等地方标准的基础上,还按照市政府要求,将进一步落实《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LID设计、建设和管理导则》(征求意见稿)。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从技术层面保障了海绵城市试点的建设。另外,作为全国首批启动实施的八个绿色生态城区之一的两江新区悦来生态城目前也在积极推动悦来生态城指标体系建设,通过制定硬性目标,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助推两江新区打造具有示范性效应的“产城融合”国家级新区。
根据世界能源组织发布的能源报告,到2030年,中国总能耗将达到58亿吨标准煤,其中建筑能耗达到15亿吨标准煤。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房屋中97%以上都属于高耗能建筑,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渗透率仅为17%,而欧美国家已达60%,这期间巨大的差距无不预示着绿色建筑的未来之路。专家预估,到2020年我国公共建筑绿色建筑行业规模将达到7200亿元规模,无疑是块巨大的市场“蛋糕”。
今年重庆市城乡建委印发的《2015年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要点》也提出力争今年新增绿色建筑1500万平方米。因此,两江新区绿色建筑标准的逐步完善,将对两江新区乃至整个重庆地区的绿色建筑发展营造公平、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为政府监督、行业管理和绿色环保产业发展助力。
相关关键词: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设计;绿色节能;绿色建筑资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施工;绿色建筑运营;可持续建筑;节能建筑;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环境保护;降低污染;绿色住宅;生态住宅;生态建筑;绿色施工;绿色设计;绿色运营;绿色建筑政策
Copyright © 2012-2022 GB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绿色建筑产业联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7号甘家口大厦1410,邮编:100037,秘书处电话:010-68315846
京ICP备14042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9956号